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党震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游走在“边缘”的变革

2013-02-22 14:33:32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杭春晓
A-A+

  心灵已经形成了忽视它们的根深蒂固的习惯,因为它们一出现,被指示的事物就像闪电一样快速地随之出现,并吸引了我们的全部注意。它们在语言中没有名称,尽管当它们在穿越心灵的时候能被我们意识到,然而这种穿越实在太快,而且我们非常熟悉,以致完全没有被留心到。

  2007年,当党震在毕业展中展出《灰色寓言》系列时,异样的图像经验让很多适应了中国画既定审美方式的人,感到一种“视觉不适”。因为,他不再提供抒情性的水墨图样,替而代之的,是哲理化反思。这种感觉,在中国画的既定逻辑中,稍显“边缘”——因为无论教化目标,抑或抒情目标,中国画的传统图样多为象征性的表达,其“所指”相对确定。通俗一点说,就是画面一般都会有一个叙述答案,比如隐逸生活、都市喧闹等等。但党震的画面,却不再提供什么答案,而是在看似缺乏联系的组合中,形成一种审视意味。也即,在党震的图像经验中,结果呈现为“不确定”性,没有了我们观看画面时习惯了的图像故事,而更愿意提供一种“寓言化的场景”。

  什么是“寓言化的场景”?它并非习惯意义上的寓言。因为寓言通过语言形式指向稳定的寓意,在叙述结构上呈现为封闭状态。寓意中的文本,往往具有稳定的价值判断,抑或意图的界定。但这种判断、界定,在党震的画面中并不存在。他并不习惯构建“农夫”与“蛇”的故事结构,而试图打破“农夫”与“蛇”的稳定联系,从而在视觉上凸显“农夫”、“蛇”自身的经验、感受。比如2007年创作的《灰色寓言》之二,画面描绘了一个室内场景,三男一女围坐于白色的类似手术台的床前,床上有一仰卧裸女——观众很难找到《农夫与蛇》中的稳定结构,也即形象在叙述逻辑上能够形成稳定的意义所指。面对这样的一幅作品,观众感受到的是一种分离性。这种分离性很有意思,因为它在破坏我们某种习以为常的阅读经验。诸如,手术台上的裸女通常会引发的想象,却被围坐于床边的人物消解,尤其画中人物目光聚焦点的各自独立,使我们很难找到同一空间中人物的共通主题。但在古典艺术的阅读中,我们通常会假设形象具有某种可供表述的意义,并在这种意义的引导下建立形象之间的关系。正如《农夫与蛇》的结构,代表迂腐、善良的农夫与代表本能、邪恶的蛇,共同组成了一个“善恶交织”的意义空间。而在这一空间中,形象之间的意义流动是平滑的。之所以平滑,是因为它们被统摄于共通的主题。也即,古典艺术的叙述,是一种“被主题”化的结构,结构之中的形象服务于某种预设了的表达需要。但在这种“需要”之下,形象自身的体验消失了,因为形象是为“主题”的构建而存在。

  或许,正是因为“意义流动的平滑”,使古典艺术的叙述结构呈现为封闭性——强大的预设成为阅读还原的最终目标。但很显然,《灰色寓言》并非如此,因为它不再具有这种预设的答案。于是,失去主题统摄的形象,在画面中显现为一种意义流动上的不平滑,也即意义的跳跃,缺乏某种习惯的逻辑,并因此产生一种视觉“分离性”。自然,这种“分离性”导致习惯了主题阅读的观者,会不知所措而深感“视觉不适”。如此的阅读经验,对个体而言,是令人沮丧的,但就中国画变革的线索而言,却别有趣味。因为中国画一直以来的阅读经验,都强调某种视觉的统一性。即便注重笔墨的作品,表面上看并非一种主题,但笔墨诉求却也是封闭视觉结构的重要力量,抑或说别样的主题。那么,当党震的画面消解了这种封闭结构后,一种饶有趣味的叙述结构在中国画领域出现了,并为我们带来别样的感官体验。

  仍然回到画面,这时候,我们不再寻找画面的主题,画面形象也不再是表达需要的内容,而成为形象自身。于是,画面中的每一个形象,都成为阅读过程中可以独立的视觉存在——自身作为视觉内容的力量也因此得到彰显。原先深藏于主题之后的单个形象,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,个别视觉单元的存在价值在画面中流动了起来。如果,要用更直观一点的方式表述这种感觉,应该是阅读《灰色寓言》后,所谓的整体内容并未成为记忆,每个阅读主体都会因选取偏向而截留画面中的某些视觉单元,并根据自身体验还原整个画面的记忆。毫无疑问,阅读的开放性因此成为画面重点——视觉形象不再是主题表达的工具,而是在画面中获得了“视觉独立”的体验、感受。

  如果,我们放弃那种宏大叙述的逻辑——视觉内容服务于一个预设了的意志,那么我们会发现:这种“分离性”,让“视觉阅读”摆脱了某种权力的控制,成为自由体验的过程。什么是权力的控制?正如丹托的声明——“这些作品和生活中真正的物品完全一样时,是什么让这些东西成为艺术的?那是无关视觉的” ,或许,这种说法听上去有些奇怪,因为你会疑问,我们不是看见了这件作品吗?确实,表面上你看见了它,但它只是视觉表象,并不进入你的认知过程。亦如托马斯•里德曾经指出的,“心灵已经形成了忽视它们的根深蒂固的习惯,因为它们一出现,被指示的事物就像闪电一样快速地随之出现,并吸引了我们的全部注意。它们在语言中没有名称,尽管当它们在穿越心灵的时候能被我们意识到,然而这种穿越实在太快,而且我们非常熟悉,以致完全没有被留心到。” 这里,“穿越实在太快”是指在日常认知中,我们对生活中的视觉符号背后的意义过于熟知,以致我们面对它们的时候,会直接跳跃到背后的意义,并对视觉本身“没有留心”,抑或“视而不见”。当然,托马斯•里德论述的对象是日常经验中的视觉符号,他所谓的“没有留心”源于日常经验累积的熟知,与艺术接受有所不同。但是,当艺术的视觉为“主题”所封闭之后,我们对一件作品的解读,往往会依赖这些“主题”而产生类似的“视觉忽略”。这种忽略,不是源于“熟知”,而是源于“依赖”。也即,作为视觉存在的艺术,在被接受的过程中,最重要的媒介——视觉反而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,而非认知接受的通道。这是一种悖论,但悖论的背后,恰是“预设主题”对视觉自身的“覆盖”,并因“覆盖”而强迫阅读者忽略“视觉自身”的独立体验,而将注意力转向“覆盖层”上的主题。这种权力控制,通常不为我们自觉,并在一种习惯中对“被控制”习以为常。于是,面对一幅作品,我们通常更会关心它画了什么,而非它是怎么画的,也即我们因此而对“视觉自身”视而不见,“视而见之”的则是一个早就准备好了的故事,抑或文本。

  然而,艺术的价值恰在“视觉体验”的自由,而非权力控制下的“看图说话”。也正是基于这一点,自2007年党震毕业展上看到他的《灰色寓言》,我便直观感到,这种尝试对于中国画打破“自我限定”的僵局,重新“激活”中国画的视觉语汇,是一次机会。正如他的《水墨寓言》系列,身处共同场景中的视觉形象,并不具备共通主题,而是相互分离中形成视觉存在的张力。这种张力的扩散,使得水墨作为一种塑形语汇获得了自由渗透的空间——由于局部视觉的自我独立,水墨不再是主题的“修辞”手法,而成为独立的体验对象。这种感觉,与传统水墨中,“毛”、“涩”、“枯”、“润”、“淡”的笔墨作为文人抒情需要的修辞手段是截然不同的。党震的画面中,水墨语汇不再是某种情怀的抒情性修饰,而是一种不同于油彩的透明质感的经验,并取代故事性逻辑,成为画面组合的有机线索。也即,画面之所以成为画面整体,并不取决于情节,而决定于水墨语汇在疏密、浓淡、饱和度,乃至于积染的厚度、透明性与透气性。于是,我们所看到的画面,水墨自身的质感,会因为视觉分离而各自获得表现的空间。当然,这种画面组合,较之于以故事、情节为逻辑更复杂,它要求画家需要恰当地把握叙述的结构,在保持开放性、流动性的同时,让画面在并不统一的叙事空间中重新获得某种视觉上的平衡。而这种“平衡”,是画面在阅读中潜在的整体性质的保证。如果处理不当,则会将这种“分离性”转化为生硬的拼贴,甚至成为花哨的审美修辞。

  显然,党震意识到了这种“平衡”的重要性。在毕业展后的数年内,他不断将这种“寓言化的场景”的开放性、流动性进行深化,在调整画面形象组合关系的同时,完善了画面结构的单纯性。尤其最近创作的《野火》、《林外》等一批作品,我们会发现,早期某些作品的复杂样式更加趋于简化,在消解主题叙事的同时,又进一步弱化了形象的多样性,在更为精炼的组合中深入那种画面的“分离感”。殊不知,这种探索的难度在于,简化后的画面会很容易重新产生某种主题感,从而使那种视觉自我存在的张力弱化。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,简化后的画面形象,在选择、运用上需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意义编码,寻找恰当的方式重构,使之摆脱故事性、情节性,消解它们在被阅读时的“意义流动的平滑”,并因此产生全新的组合关系。正如《野火》,远处被抬升的规则型地面与丛林的错位关系,画中人物与篝火的疏离关系,虽然形象并不丰富,但内在的视觉编码却因画家的处理而获得独立感。

  应该说,这种努力使得党震的作品在保持《灰色寓言》的拓展性的同时,也进一步将画面的视觉“平衡”为单纯的感官体验,从而更大程度地释放了阅读时的视觉自由。而这,或许也预示着党震已逐渐走向成熟——他在看似“边缘”地带的中国画“变革”,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。

  1.Arthur C. Danto , Unnatural Wonders , Farra , Straus and Giroux , New York , 2005 , P12.

  2.托马斯·里德,《按常识原理探究人类心灵》,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,p95。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党震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